登录名:    密码:   

  • 分类:
李大钊化装成车夫,护送陈独秀出城
  • 自古燕赵多慷慨豪侠之士,李大钊也受此风熏陶。对亲友、同志乃至身边工友重信诺,遇困相助不惜解衣推食。妻子是年长他几岁的家乡妇女,没有文化,留学归来后李大钊身为文坛名流,有人劝将此糟糠之妇下堂,他断然不肯,始终相敬相爱。社会上有不少仇视李大钊的军阀政客...
  • 阅读原文   阅读(1478)  评论(0) 发布时间:2011-11-20   
纪念黄继光
  • 黄继光那光辉的形象怎么也挥散不去。忆往昔峥嵘岁月,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半个世纪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耳边又回响起嘹亮、威武、雄壮的红色摇滚--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为了保卫祖国,为了保卫家乡,打败美帝保卫和平,我们的先辈去朝鲜打仗,英勇战斗是民族的脊梁...
  • 阅读原文   阅读(2082)  评论(0) 发布时间:2011-11-20   
走在刘胡兰曾经走过的每一个地方(二)
  •   在胡兰纪念馆我们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今年清明节期间,美国一家电脑公司的总裁麦瑞来到了刘胡兰纪念馆,这位腰缠万贯的外国人对刘胡兰的故事表现了极大的兴趣。本来全部看完纪念稿需40分钟,他却看了一个多小时。看完后,他来到影视厅拿起话筒,激动地说"刘胡兰...
  • 阅读原文   阅读(1983)  评论(0) 发布时间:2011-11-09   
走在刘胡兰曾经走过的每一个地方(一)
  •   55年前,一位花季少女面对敌人血淋淋的铡刀,以“怕死不当共产党员”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英勇就义在山西省云周西村的一所旧庙前,献出了年仅15岁的生命。  这位少女就是气贯长虹,声震九霄的民族英雄刘胡兰。毛主席欣然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
  • 阅读原文   阅读(2196)  评论(0) 发布时间:2011-11-09   
与刘胡兰一起工作过的那段日子
  •   60年前,我曾与刘胡兰同志在一起工作,虽然只有短短半年时间,但她那无限忠于党、忠于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却给我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60年过去了,她的音容笑貌,还声声在耳,历历在目。  我是1946年6月由吕梁区党委赴文水县工作的,在云周西村第一次见到刘胡...
  • 阅读原文   阅读(1984)  评论(0) 发布时间:2011-11-09   
临危不惧:赵一曼
  • 赵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她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她勤奋好学,从小就向封建习俗示威。她逃脱了裹小脚的恶习,她还带头把长辫子剪了,从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1926年赵一曼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
  • 阅读原文   阅读(1927)  评论(0) 发布时间:2011-11-04   
首页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