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青年团(三)
大厦砌成英魂归去
中央青委依照弼时的指示,在延安、绥德进行了青年团试建,把党中央和任弼时的建团思想付诸实践。两个月后便获得极好的效果。弼时同志每隔几天便听取一次汇报。他对于延安冯庄、丰足火柴厂、行知中学的试点实况,高度关注,时时点拨。经过苦苦探索,终于试点成功,新的生命——青年团支部,正式诞生了。任弼时为此泛起满意和喜悦的笑容。
他要求西北局正式讨论一次建团问题。11月,冬雪乍飞之际,中央青委副书记冯文彬从重庆、南京、上海、北平,绕道张家口返回延安。这是弼时同志亲自电召的。西北局按照弼时指示,听取试点汇报,进行了讨论,作出决定:在陕甘宁边区扩大建团。
同时,弼时同志亲自代中央草写了一个电稿,要求各个解放区,都试点建团。此后,在晋缓边区,在山东解放区,在晋察冀边区,直到太行山地带,先后都派出人员,选点试建。青年团的火种燃烧了。
1948年,任弼时伴随着毛泽东、周恩来在坚持了近两年的陕北大战之后,东渡黄河到了河北省平山。党中央在这里立起指挥部。弼时亲自指示中央青委(冯文彬、黄华等)准备举行第一次青年团代表大会。他仔细地审阅了青委草拟的《中央关于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定》和《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章程》后,送交毛泽东、刘少奇逐字批改、审定。
1949年3月,北平解放,全国迎来了胜利的新春。任弼时指令青委机关进驻刚刚解放了的北平古城。全国青年团代表大会经过筹备,正式开幕了!任弼时建团的思想,从设计、经过试点、扩建,终于把一座青春大厦营造成功!
弼时同志由于辛劳过甚,病势已经越来越重。他依然以自己的过人毅力,写成讲话稿在第一次团代会上作总报告。病魔袭击着他,他无法亲自讲完,才由荣高棠代他读完他心血凝聚成的感人教诲。
1950年10月,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全国人民陷入巨大的悲痛!整个共产党及其新生的助手青年团,怀着无比哀伤向着一代伟人任弼时的遗像宣誓:为中国社会主义壮丽事业的胜利开拓奋进!
任弼时建团思想,永远活在青年心中!
阅读(789) 感言(0次)发布日期:2011-11-14 作者:青华
文章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