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情感倾诉

纪念刘胡兰:刘胡兰故事(一)

 

  偷偷去上妇训班 干革命就得自己下决心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了,9月1日文水县城解放。10月,吕雪梅奉命在贯家堡举办全县妇女干部训练班。

  这天傍晚,刘胡兰和妹妹从地里摘棉花回来碰见金香。金香高兴地说:“胡兰子,我要走了,学习去。”胡兰子忙问:“是不是去妇女训练班?”金香点点头。“咱们村还谁?张月美、李明光、闫芳珍。”“有没有我?”“没有”。刘胡兰不吭声了,心想,是不是自己不够条件,还是把我漏掉了?不行,这学习机会难得,不能轻易放过。刘胡兰找到了吕雪梅,才知道本来村里干部把参加训练班的名单里有刘胡兰的名字,但是后来她家里特别是她奶奶不同意,所以取消了,刘胡兰问方雪梅:“雪梅姐,我够不够条件?”“当然够,只要你们家里同意,我这个训练班主任举双手欢迎!”

  刘胡兰心里有了底,就下定决心要去参加妇女训练班。她一宿没睡好觉,前思后想,自己从小没离开过家,没离开过奶奶,真有点舍不得,可是这次机会难得,反正就四十来天,学习好了,还是要回村里干革命的。奶奶会原谅的。天亮了,刘胡兰早早就起来,打扫完院子,又为家里做好了早饭,吃完饭,刘胡兰虽然急着要走,还是耐着性子把锅碗都刷了,又跑到北屋看了看奶奶,然后对奶奶说:“奶奶我有一点事,可能一时回不来。”说完,就飞也似的跑了出去,朝东北方向跑了二里地,终于赶上了金香她们。云周西村的那几个学员吃惊的问:“胡兰子,你奶奶知道怎么办?”刘胡兰大声说道:“不怕,革命嘛,怕啥!”

  来到贯家堡妇女训练班,吕雪梅看到刘胡兰吃了一惊,刘胡兰心里也直打鼓,怕不收她,吕雪梅看出了刘胡兰的心思,和蔼的说:“既然来了,就安心和大伙一块儿学习吧,你家里的工作由我们来做。”说完,吕雪梅又拿出一张学员登记表让她填上名字,刘胡兰一看收下了她,高高兴兴的拿过来要写上自己的名字。她拿起笔迅速写了一个“刘”字,正要写第二个“富”字时,笔忽然停住了,她仰头思索了一下,然后端端正正的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吕雪梅拿起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刘胡兰”三个字,就吃惊的问:“怎么,改名字?”刘胡兰认真的说:“恩,‘富’字不好,听我奶奶说,当初生下我,家里想讨个吉利,才叫我富兰子,可我不喜欢。‘胡’字是我妈的姓,所以我就叫“刘胡兰”吧!”

  这一天,秋高气爽,妇女干部训练班集中在贯家堡打谷场上。举行开学典礼。刚刚结束。只见一个中午农开民,推着一架独轮车,车上走下一位老太太 ,边走边喊:“富兰子,我的富兰子在哪儿?”刘胡兰来到训练班以后,村里的地主婆二寡妇造谣说,听说富兰子一去就穿了八路军装,过两天就开拔,要和男人们一块去打仗,可不得了,枪炮子是没长眼的啊!这样,刘胡兰的奶奶就让儿子推着独轮车来找胡兰子了。

  吕雪梅一边叫人去找刘胡兰,一边给老奶奶倒上开水,还张罗着给做饭,老奶奶见不到孙女,不喝水也不吃饭,吕雪梅只好亲自去找刘胡兰,刘胡兰躲到房东大嫂的东屋里,说什么也不去见奶奶,对吕雪梅说:“雪梅姐,你知道奶奶从小是最疼我,平常我听她的话,这回说什么我也不听,别的事好说,参加革命是件大事,说什么我也不依。我奶奶思想还不开通,总希望我不要离开家,可是,八年抗战,我们吃了多少亏,遭了多少罪,干革命就要下决心。”吕雪梅被刘胡兰的一番话感动了,答应好好做奶奶的思想工作,吕雪梅陪着刘胡兰的父亲一边吃饭一边解释、讲道理。当奶奶知道刘胡兰学习完,还要回村里工作,才知道要上前线的话是胡编的谣言,这才放下心里这块大石头,又看到训练班的姑娘、媳妇们出来进去高兴地唱着歌,就对吕雪梅说:“雪梅子,这回我放心了,胡兰子就托付给你们了。”

  妇女训练班结束以后,刘胡兰回村里担任了代理妇联主任,在村里搞宣传,办冬学,组织妇女做军鞋,工作非常出色。1941年5月,在她实际年龄只有14岁时,党组织经过研究讨论,一致同意吸收刘胡兰为中共候补党员,等她年满18岁时再转为正式党员。

  怕死不当共产党员

  1947年1月11日,因为刘胡兰的处境已经非常危险,上级决定要刘胡兰立即转移到西山。这天,天快黑的时候,许区长带着几个武工队员来到刘胡兰家里,要接她上西山,刘胡兰非常感谢组织对她的关心,可她考虑再三,因为还有些事要处理,有些机密文件要烧毁,要求第二天再走,经过慎重考虑许区长答应了刘胡兰的请求,并叮嘱她道:“胡兰子,咱村工作一直走在前面,敌人很注意,大象镇的敌人离这里只有五里地,你千万要提高警惕,把工作安顿好迅速转移,越快越好,我们在北齐村等你!”

  刘胡兰紧张地工作了一夜,她到景堡村和蔼 这个村的妇联会,从炕洞里取出文件烧毁了。她在云周西村连夜召开了全村的妇女积极分子会议,讲明了形势,安排了工作,又到村里的石三槐、石六儿的家里,帮他们家里的困难……,等到一切安排就绪,公鸡已经打鸣,天就要亮了。

  刘胡兰把要带的东西收拾好,看见洗衣盆里泡着爸爸和妹妹的衣裳,就要动手洗,正在烧火作饭的奶奶说:“胡兰子,衣服留着我洗吧,你再包些咱院枣树的红枣,让北山的同志们也尝尝。”刘胡兰的爸爸一边抽着旱烟,一边不断的叮嘱着,“胡兰子,你可要记住,到了山里,向同志们好!就说我们盼着大伙早些打回来。可别忘了啊!”说完,他出门挑水走了,妹妹爱兰子看到姐姐要走,眼睛里涌出了两滴晶莹的泪花,胡兰子见了说:“爱兰子,怎么拉?儿童团员还兴哭鼻子?”“谁哭了?我没哭。姐姐,你这一走,什么时候才回来?”刘胡兰认真的说:“很快,一过冬天,等草绿了,花开了。我跟咱部队一起回来了。到那时侯,我就给你讲很多很多小八路打仗的故事。你说好不好?”爱兰子听了笑着说道:“好、好姐姐,我等着你。”

  姐妹俩正谈的亲热,父亲忽然慌慌张张挑着两半桶水进来,着急的说:“胡兰子,今天有点不对劲,天不明狗就叫,刚才又有生人在咱家门前探头探脑,可能是敌人又要搞突然袭击,你现在就走吧。”刘胡兰还不知怎么回答呢,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传来,她连忙开门,一看是金香,金香脸色都变了,上气不接下气的说“胡兰姐,狗子军把咱们村子给包围了,你快躲躲。”

  胡兰一惊,只听街上有人边敲锣边喊,让人们都到村 头观音庙前场子上集合。国军长官要训话,谁要不去,按通共处理。乱棍打死。

  胡兰奶奶想了想,对刘胡兰说:“你先到金忠嫂子家里躲一躲,那里不会有人去。”原来农村有个习俗,妇女做月子的人家,门环上系出红布条,一般人就不会进去了。

  刘胡兰一进金忠嫂子的家,见里面全是人,就又出去了,刚到街上,迎面就遇到匪兵赶着一群老乡走过来,刘胡兰看走不脱了,就跟着人群来到观音庙前,正挤挤撞撞时,突然有人拉了她一把,一看,原来是奶奶和妹妹,奶奶着急地问:“你怎么也来了?”“金忠嫂子家里人太多,我怕连累了她。”

  这时,一个复仇队员金川子走了过来,他原是大象镇的民兵叛了变。恶狠狠的说“刘胡兰,今天你可要当心,呆会儿我向你问话,你可得老实说,否则就别想过关。”

 

阅读(803) 感言(0次)发布日期:2011-11-09 作者:纪念烈士
文章感言
感言
关爱快捷入口
八达岭陵园
友情纪念馆 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