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推荐博文     共有 54117 篇文章

沿着徐先生的道路继续前进  

  •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文章列表
  • 发表于2011-02-25 阅读(4658) 评论(0)
  • 徐通锵先生离我们而去了,噩耗传来,不胜悲痛。听到他生病住院的消息,总以为还有时间,谁知没有来得及去看望,真是遗憾之极!我们失去了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一位身体力行的耕耘者,一位奋不顾身的老将。    徐先生是我尊敬的老师一辈的长者,他们这一代从事理论语言学的工作者到了中晚年,从前辈和自身的经历中终于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理论研究不能空对空,要紧密结合汉语的实际做实实在在的研究,才能搞出名堂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理论语言学不受重视,好像引进和介绍国外的理论和方法,给从事实际研究的人提供一些参考借鉴的资料,就是在做理论语言学,最多也就是做做语言学史的研究。徐先生他们开始领悟到,理论语言学不受重视,这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怪自己不争气。从别国窃得火来,意在煮自己的肉。你只会从别国窃取火种,但只是让他人来煮肉,自己却不愿煮或不会煮。他们把这一切身的体会语重心长地传授给学生一辈,从此拨正了理论语言学在我国的航向,我自己也是受益于这一教导的人之一。    虽然意识到要拨正航向,但是能够身体力行并做出重要成绩来的人就唯有徐先生了。徐先生从自己的母语宁波话人手,又不顾年老和辛苦调查其他一些方言,最终提出了叠置式音变理论,对现有的语言变异理论做出了力能所及的补正。他的《历史语言学》以汉语方言和历史音韵的研究为基础,吸收西方历史语言学中于我有用的理论和方法,较好地实现了西方理论和汉语研究的结合,并在理论上有所前进,这已经是学界的公认。徐先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也向语言学界表明,我国从事语言理论研究的人并不比外国的差劲,只要路子对头,言行结合,照样可以搞出名堂来。今天我国理论语言学的状态已经跟过去大不一样,接班的后来人面貌一新,我认为徐先生的实践和成绩是一个转折点。    徐先生在晚年还提出了汉语语法的“字本位”理论,这一理论在学界引起不少争议,好像是反对的多,支持的少。我在一次学术会议的问隙和徐先生有过交流,我说我还不能支持也不太理解“字本位”,但是我充分理解先生的用意,很佩服先生的勇气。这个用意就是我们不能老是跟在外国理论的后面亦步亦趋,我们要有自己独立的创见。这个勇气就是不怕别人反对,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敢于应对众人的挑战。我还认为,我们至少可以接受“字本位”理论中一些合理的部分,一是要继续摆脱印欧语的眼光,二是承认汉语里语素的地位不亚于词的地位,三是要充分重视汉字对汉语的影响。    徐先生在和陈保亚合写的《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语言学》中有一节是对前景的展望,谈到中西语言学“结合”的问题,大意是说,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语言学已经摆脱了“闭关自守”的旧传统,走上了与西方历史语言学相结合的道路,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迈出了扎实的步伐,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还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尚待来日研究。“结合”就是要以己之长,补人之短,或者说,以人之长,益己之短,长短结合融为一体。他希望中国的学者能在有悠久历史的汉语语义研究方面进行理论的总结,不至于像音系学的研究那样,由外国的学者替汉语音节结构的规律做理论的提炼。学者也有爱国之心,这是一个中国语言学学者的拳拳爱国之心。中国的语言学学者也要在理论上有所建树,对普通语言学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这是徐先生的遗愿。作为后人,我们唯有沿着徐先生走过的道路,继承徐先生的精神,在“结合”上继续努力,不断向前。徐先生期望看到的中国理论语言学的兴盛局面是一定会到来的。徐先生,徐老师,安息吧。
  •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文章列表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