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推荐博文     共有 54166 篇文章

我这辈子做的就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二)  

  •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文章列表
  • 发表于2011-02-28 阅读(1564) 评论(0)
  • “祖国的建设急迫地需要我们”
      爱国之情,始终是朱光亚的精神动力源泉。1950年2月底,朱光亚匆匆告别学业尚未完成、处在热恋中的女友、也是未来的妻子,取道香港回到新中国。之前,他和其他52名留学生签名发出了一封给留美中国学生的公开信,信中大声呼唤:祖国的建设急迫地需要我们!


      回到国内后,朱光亚成为当时北大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这些都是朱光亚担任过甚至有一段时间身兼数职的工作职务。


      1994年3月,全国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举行大会选举,在审读朱光亚的简短履历时,全国政协委员们都被深深震动,96%的委员同意增选朱光亚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但朱光亚的功劳不仅仅在“两弹一星”的功勋中,他还被国防科技领域的同行们誉为有战略眼光的科学家。时任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现任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曾有一番评价,朱光亚是一位具有战略眼光和远见卓识的科学家。他参加了包括《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在内的新中国历次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工作……1970年后的30多年里,他一直负责领导我国核武器技术研究与发展工作,处于高层科技决策的中心,潜心探索中国特色的核武器发展之路……


      当科协主席时,朱光亚一直强调科协是人民团体,是科技工作者之家,要避免行政化倾向。要让来办事的知识分子有回家的感觉。


      为呼吁全社会尊重科学,重视科学知识普及,在中国科协的5年,也许是他一生中发表公开讲话最多的一个时期。


      曾在朱光亚身边工作10年的秘书陈建平说,1994年中国工程院创建,朱光亚担任首任院长。当时他曾多次推托,并提出自己认为合适的人选,但还是被确定为院长人选,并在当年6月的中国工程院成立暨首届院士大会上,全票当选为首任院长。
  •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文章列表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