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名:    密码:   

推荐博文     共有 54166 篇文章

我这辈子做的就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三)  

  •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文章列表
  • 发表于2011-02-28 阅读(1862) 评论(0)
  • “我个人只是集体中的一员,做了一些工作”
      几十年前,在北京一个大院里,一群小孩正聚在一起聊天。不知是谁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居然没人能答出来。有人说:咱们回忆一下,是不是每次核试验,大家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北京。“大伙儿一验证,果然都在出差,都去了西北地区。确认了这一事实后,大家感到非常神圣,静静地坐了好长时间。”回忆起这个亲身经历的小故事,朱光亚的儿子朱明远眼睛有些湿润。

      有10余年时间,朱光亚和孩子们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回北京几天也是汇报工作。由于特殊的事业,朱光亚的经历鲜为人知。但这和朱光亚极为低调也有关系。多少年来,一直看不到描写朱光亚的文章,其实不是没有人写,而是写了文章到他那里过不了关,不是被扣下来,就是因不同意发表而被退回。他总说,先写别人吧,我的以后再说。

      2004年,朱光亚80岁。为表彰他对我国科技事业特别是原子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我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 1038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在“朱光亚星”的命名仪式上,他平实地说:以我的名字命名一颗小行星,我很不敢当……我个人只是集体中的一员,做了一些工作。我忘不了信任和关心我的党组织,忘不了支持和帮助我的老领导,以及同舟共济的同事们。

      朱光亚淡泊名利,时任中国工程院秘书长葛能全曾回忆,1996年,朱光亚获得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100万元港币奖励。他拿到奖金支票后,马上就捐给了中国工程科技界的工程科技奖奖励基金。他攒了4.6万多元稿费,也捐给了中国科协的一个基金会。他自己非常节省,经常拿台历反面写东西,如果只需要写一句话,他会撕那么一条下来,而不是用整张纸。

      朱光亚对吃饭很不讲究,有什么吃什么。他曾喜欢穿一套旧的布军服,虽然旧,却是干净利索。他自己也是这么一个利索的人,在美国留学期间,他的学习成绩全是A,连续4年获得奖学金。据朱光亚夫人许慧君回忆,当时的美国教授们觉得看朱光亚的答卷是种享受,因为他一贯卷面清楚干净。

      朱明远也因为父亲的这种熏陶受益。“那时候刚开始工作,同事和领导们都夸我很细致。他们可想不到我在家常被父亲说成‘马大哈’。”朱明远说:父亲对我们要求很严格,但这种严格又不是严厉,他对人态度非常温和,就是言传身教。 (本文部分内容引自《我们的父亲朱光亚》一书,作者顾小英 朱明远)
  •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文章列表
评论留言